【资料图】
原标题:气候叙事新命题:将“高支持度”转化为“高行动力”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发布报告《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公众与叙事原则》。该报告基于8077份公共问卷数据及访谈等材料,指出当下中国公众的气候认知呈现出“高支持度,低行动力”的特点;而想要解决这一症结,需要对公众进行细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方案。(4月26日澎湃新闻)
放眼当下全球,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比如,今年我国北方已经历了10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出现时间早、过程次数多,为近10年同期最多。暴雨、大风、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让人印象深刻。再加上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此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因此,公众对气候认知不断加深。
去年一项研究指出,超97%的公众对中国“双碳”目标表示支持,90%左右的公众愿意了解更多气候变化相关信息。这既表明公众高度信任相关决策,也表明公众对气候异常带来的问题深有体会。如此高比例的支持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深厚民意基础。
不过,就眼下情况而言,公众对气候的认知仍停留于“高支持度”,气候行动水平仍然较低。很多人目前只是态度上支持应对极端气候的决策,缺少实际行动。这提醒我们要设法尽快将“高支持度”转化为“高行动力”。
应该说,随着时间推移,公众认知加深,加之政策鼓励,环境支持,越来越多公众将从“态度支持”转化为“行动支持”。但这种转化过程较漫长,有必要反思行动力低的原因,“对症下药”加快转化进程。报告为我们指出了一个重要原因:既有的气候叙事中,精英导向的话语与个体日常生活脱节、缺乏对不同受众群体之间差异的关注,以及传播渠道的针对性不足。
这提示我们,要想将“高支持度”转化为“高行动力”,首先,关于气候变化及政策决策的宣传、解读,要与个体生活尽可能契合,并将“专业话语”转变为“通俗话语”,让公众对气候叙事真正吃透、理解。其次,针对不同群体要“因人而异”讲好“气候故事”,因为不同群体认知、理解不同。最后,让传播渠道更有针对性,以提升传播精准度。
此外,笔者认为,公共服务机构需要率先垂范。2021年,国家四部门就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 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等具体措施。公共部门和机构以更多实际行动落实“双碳”目标,可引导企业、家庭、公众效仿。希望该方案能持续落实到位。
而且,各地也要为公众低碳生活创造有利条件。以北京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为例,有望吸引3.14万人骑行通勤,每日平均节省通勤时间14分钟,每周平均碳减排10.37吨。如果每个城市多些这样的自行车专用路,会有更多公众以实际行动加入低碳生活行列,那么“低行动力”将会逐步转“高”,“高支持度”转化为“高行动力”或不再是梦。
简言之,“高支持度”如何转化为“高行动力”,是气候叙事的新命题,回答好这个命题,既需要公众自觉行动,也需要相关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