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广东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电量约5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3月全社会用电量。
2022年12月24日,广东彩石滩、璧青湾、下海北三家海上风电企业参与现货结算试运行,意味着新能源首次参与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截至2023年3月,广东省新能源装机容量为3427万千瓦,约占总装机20%,新能源已成为实现广东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能源发电打破旧体制参与现货交易
(资料图)
根据《广东新能源试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方案》(下称:《方案》)规定,新能源按照既报量又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交易。这意味着新能源将和常规机组一样,参与现货市场的竞价,因此每个小时出清多少电量,将由整个市场结合各类型机组的竞争结果决定。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部副经理王浩浩表示,新能源报量报价的参与方式,打破了原有的计划保障体制,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合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更好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新能源为了获得更大的发电空间,会倾向于报零价优先在电力现货市场里中标。”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部专责舒康安进一步说明,新能源之所以敢零元起价,是由于新能源机组的发电边际成本较低,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发电的收益始终高于停机,因此倾向于报零价取得优先消纳机会。
不同电压等级的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的规则适应性和风险承受度均有所差异。根据《方案》要求,省内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中调调管的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企业可选择试点参与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后续逐步扩展至110千伏电压等级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
目前,三家海上风电企业作为试点现货交易,下一步广东将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积极发展储能项目,适时推动满足条件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全部参与现货市场。
新能源“90%计划电量+10%现货电量”试水现货
王浩浩表示,广东试点开展新能源发电主体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建立健全了价格形成和偏差结算等关键机制,引导风电、光伏电站优化规划布局建设和运行,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了现货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
新能源间接性、波动性的出力特征,致使其有“看天吃饭”的先天属性,相比于常规火电机组,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面临功率预测偏差考核等问题。“现货市场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功率预测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原来的按天统计预测偏差细化到按15分钟统计,更细颗粒度的预测偏差使得新能源在现货市场中承担了更大的考核压力。”舒康安告诉记者,为适度提高新能源企业“入市”的积极性,保障其合理收益,本次广东新能源试点参与现货交易采用了“90%计划电量+10%现货电量”的起步模式,即实际上网电量的90%执行政府定价,剩余10%按照现货价格进行结算,避免参与现货前后电价波动过大。
对新能源发电企业而言,功率预测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收益。“以前只要在一整天内发电量不超过偏差范围就不会产生考核。而现在是把一天分为96个时段,各个时段都需要控制在偏差范围内才能避免考核。” 彩石滩海风场经理冯时雨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将偏差考核细化到更小时间段的方式,可以降低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产销协同机制和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提高预测准确率。” 冯时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