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幼时让梨,年少成名
被当做道德教育届楷模的孔融,出生于东汉末年家学渊源的孔氏家族,身为孔子第二十世孙的他,早早就出了名。
孔融让梨发生在他四岁的时候,《三字经》上记载:“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主动选择小梨子而将大梨子让给兄长的事,所有长辈都很惊讶一个小孩子居然这么懂得礼让,孔融也因此被寄予了厚望。
孔融从小就有孝顺、贤才的美名,十三岁时,他父亲去世,孔融悲痛到倒地不起,还因此被世人所称赞。
十六岁时,东汉时期的名士张俭因为上书弹劾专横跋扈的官宦而遭到通缉,四处流亡,连累了许多人,这其中就包括孔融一家。
当时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交好,四处流亡逃窜时逃到了孔家,恰巧孔褒不在,孔融就代替收留了他。
后来事情败露,张俭倒是逃走了,孔融和孔褒却被抓进了监狱,上头要定罪,兄弟俩就争着说是各自的主张,郡县官吏一时拿不定主意,上报了朝廷。
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孔褒因此丢了性命,而孔融却名声大噪。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孔融
(二)坎坷的为官之路
孔融的秉性向来是刚正不阿的,他先是受命暗中察访贪官污吏,不管是谁,一律不留情面。而后又在河南尹何进的举荐下,当了侍御史,没过多久,因为和上司御史中丞不和,遂又托病归家。
孔融再次当官的时候,正赶上董卓一派大揽朝政,意图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满心不忿,常常在朝廷之上和董卓争得面红耳赤,直指他有忤逆之心。
董卓自然是怀恨在心了,想要拔掉这根刺,于是动动手指就将孔融贬了官职,还将他贬到了当时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
有才能的人在哪里都能混的下去,孔融虽然被贬到了情势危急的北海,但却也利用起自己的才能,组织起民众,积极和各州郡共同谋划;又以礼待人,完全没有官僚架子,一时之间博得了很大的名声。
北海局势不稳,黄巾军势力强劲,孔融一度被围困。正是此时孔融派人去向刘备求救,当时的刘备还在平原县当县令呢,他很惊奇“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出兵帮孔融解了围。
相比起袁绍和曹操,孔融对这位有着汉室血统的刘备显然态度更好些,当时他的幕僚左承祖还劝孔融要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十分生气,还下令处死了他。
刘备
(三)得罪曹操,招惹杀身之祸
都说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他的志向是很大的,虽也想为国出力,但武力值显然略低,他带不来兵,打不赢仗,连小小的黄巾贼都要靠刘备来救助,以至于后来在战乱中四处流离,最后被曹操所收留。
不过孔融自负,又是坚定的拥汉党,他开始对曹操的许多做法表示出了不满,经常借机讽刺曹操。
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俘获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赐给了儿子曹丕,孔融知道后写了封信给曹操,上面说他“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试想曹操看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还有曹操北讨乌桓时,孔融也逮住了机会讥笑他。而总是这样一而再的讽刺曹操,挑战他的耐性,那曹操是什么性子,岂能容忍得了他!
甄宓
但是此时的孔融名声很高,无缘无故的处死他传出去名声也不太好,那么该如何定罪呢?
想找出一个人的话柄还不容易,更何况是孔融这种想说就说的性格。
当时三国时的名篇《物理论》中有个故事,说的是有兄弟二人和另一个人在战乱中四处躲避,碰上了大雪,身边粮食都吃完了,兄弟二人为了活命,于是将另外一个人杀了吃掉。
对于这件事,孔融就发表了看法,他说:“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意思就是说这兄弟俩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放在当时是多么可怕的一种言论啊。
还有孔融著名的父母无恩论,他说父子之间其实没什么恩情,只不过是一时激情所致;母子之间一样,只不过是像一个装东西的瓶子,倒出来就没什么关系了。
曹操
这话放在封建礼教极其严苛的汉代,确实是够惊世骇俗了。
而曹操就是利用了孔融的这些话柄,将这些言论散播出去,让孔融的名声一落千丈,随后,曹操就以“谤讪朝廷”“不遵超仪”“不孝”等罪名处死孔融,并株连全家。
从小就以让梨的美德闻名于世的孔融,最后却落得了一个“不孝”的罪名,并因此而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