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廉租房多、独居空巢老人占比高的发展挑战,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迎难而上,蹚出一条可圈可点的温情养老之路。
社区举办“团圆佳节一家亲”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立于2009年的西善花苑社区,分为4个小区,共计1.4万人口。老年人有2600多名,其中独居和空巢老人110多户,特困老人13户。以党建引领凝聚强大服务力量,以悉心实干呵护老人安乐与笑颜,多年来,仅有14名工作人员的西善花苑社区赢得当地老人连连赞许。
党员先行 组成百人服务队
在雨花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西善花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一基层治理“基石”,形成了一支养老服务工作的核心力量,百名志愿者守护百名空巢独居老人,以“铁脚板”走出社区安居路。
西善花苑社区党支部有95名党员,年龄集中在五六十岁。“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知识储备丰富,且退休后拥有充裕时间。”社区工作人员说,老党员发挥“夕阳”余热和先锋模范作用,扛起养老服务大旗,对社区志愿队伍组建形成吸附力。
志愿队伍成立以来,社区志愿者迅速扩大到百余人。“他们分布在各小区各楼栋,能弥补社区力量,实现‘点对点’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志愿者每日上门探望独居空巢老人,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诉求,将关怀与帮助传递给老人,也将他们的心声传达给社区,架起了社区与居民及时沟通的桥梁。每年三伏天,志愿者会增加探望频次,为贫困老人送电风扇,或将老人接到社区空调房乘凉消夏。
徐爱林在西善花苑社区志愿服务8年,是一名拥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他所在的万兴园小区共有三栋楼,其中两栋为廉租房。“相比其他小区,我们小区低保户、残疾人员、孤寡老人更多,志愿者要格外谨慎留心。”8年来,徐爱林每日“监护”着他对接的老人们,也会发挥党员责任担当,出马解决小区其他网格志愿者碰上的棘手问题。他为老人修过电灯泡,调解过邻里矛盾。在他看来,志愿者要尽最大努力,化解居民难题,为社区“分忧解难”。
徐爱林在西善花苑社区生活10多年,亲眼见证了社区面貌的改变,老人们的生活难题、精神诉求件件有回应,围绕电动车停放、垃圾摆放等产生的纠纷日益减少……作为社区志愿者,他以此为豪。
倾情布局 实现一站式养老
西善花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幸福养老阵地。社区4层高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外布局均堪称完美。一楼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楼为书画、舞蹈等各类社会组织活动区,三楼是社区办公点,顶层是一家3A级养老院。各类老人在这里均能各取所需,各得其乐。从外围看去,社区4个小区紧邻党群服务中心而立,老年人出门走几步即可到达党群服务中心。此外,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医院、药店等布局周围,社区工作人员说,老人从家到任何生活服务点,最多只需15分钟。
社区二楼书画室
日前,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近7年的“润乐居家养老中心”经历半年多提档升级重新正式开放。“开业”当天,崭新的养老空间内处处洋溢着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养老服务中心站长李霞说,老人们等了好久,终于又能重回他们的“乐园”,这一次,“乐园”功能更齐全,环境更宜人。老人们可在这里下棋、读书、就餐,也可享受助浴、心理咨询、日间照料、室外种植等,俨然一个温馨周到的“家”。
养老中心重“开业”现场
“这支笔送给你,下次社区有书法活动积极来参加,写字好坏不重要,重在修身养性……”在养老中心书画空间,徐光卫将练字用的毛笔送给一位来体验书法的老人,鼓励他走进书法世界。徐光卫是社区书画室主要负责人,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的他继续发挥年轻时的爱好专长,希望带领更多朋友感受书法魅力。
徐光卫(左)与社区老人探讨书法
老有所学,度有品质的晚年。近年来,西善花苑社区积极开拓文娱社会组织,各类文体课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序开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培养了数支优秀居民队伍,他们在市、区大舞台上展现风采,赢得不少奖项。据介绍,社区舞蹈室、乒乓球室、书画室火热的氛围,离不开三位老党员的带头推动。
“借力”前进 探寻发展更优解
西善花苑社区通过志愿接力加科技助力,织就贴心、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
自2019年“时间银行”在南京持续推行以来,以时间换时间、循环相助式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渐走进各地。在居民对“时间银行”概念还不甚了解的初期,西善花苑社区党员主动“就位”,启动了“时间银行”的宣传与实践。
徐爱生是社区最早注册“时间银行”的党员志愿者之一,加入“时间银行”以来,他“接单”为老人上门送过药、买过菜,最重要的是,他陪伴很多高龄老人度过了孤苦无助的时刻。1992年入党的徐爱生觉得,作为老党员,理所应当为社区居民多做些实事。
以徐爱生为代表的老党员们带动了社区一批低龄老人加入“时间银行”,在日常的助医、助洁、助餐、助急等服务中,年龄相近、性情相投的老人们也在帮助和被帮助中消解了孤独。
科技赋能,让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当前,西善花苑社区正积极开拓“数字24+”监护模式。社区与通讯公司合作,在百名独居空巢老人家中卫生间装设水压式监控仪,当老人24小时没有卫生间用水迹象,系统即自动检测报警,通知护工联系询问。社区工作人员说,科技联手人力,将为当地老人更有力地撑起服务“保障伞”。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