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彬(右)为访客宣讲“中共济南乡师支部”的历史故事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刘玉乐 摄
7月1日之前的半个月,明湖中学语文老师丁士彬又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的一段时期:整理济南乡师38名革命烈士的资料,继续寻找他们的后人,为义务讲解做准备。10年来,从语文课堂到“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他已经为十余万名学生、党员群众宣讲“中共济南乡师支部”的历史故事。
结缘:工作之余研究党史常常废寝忘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次走进济南明湖中学的访客,总会被校内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所吸引,坐落于此处的,正是济南乡师纪念馆。
正值暑期,济南乡师纪念馆讲解员丁士彬却异常忙碌,上午他刚刚接待了来自北京的参观团队,紧接着又要准备下午的讲解提纲以及整理乡师后人新提供的资料,用他的话来说,“暑假比学生上课时还要忙碌”,而这些忙碌都是义务付出,10年来没有任何报酬。
10年前的2013年暑假,丁士彬因干部交流调入明湖中学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及语文老师一职。“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这座青砖碧瓦、飞檐斗拱的古典建筑,我被这座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自此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介绍,当时因年久失修,陈列室屋顶杂草丛生,大门油漆斑驳,展馆里面墙皮脱落,展柜橱窗里的文物和照片都已泛黄甚至破损,东西厢房被当作杂物间和主任的办公室,陈列室早已变得破烂不堪,一年下来也来不了多少人参观。
“我入校之后,了解了济南乡师和中共济南乡师支部的9年辉煌历史,觉得这样一个宝贵的资源必须加以利用起来,于是我开始研究乡师党史,学习党史。”丁士彬说,作为一个非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近现代史、党史,学习了大约一年时间才弄懂了整个乡师党史的来龙去脉,因为白天要上课教学,晚上要学习党史,丁士彬每天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常常废寝忘食。
钻研:半年讲解82场每场平均2.5小时
“左手是五柳岛,右边是黄河铁路大桥和鹊山,这都是天桥区有名的红色打卡地,地面上这几个字‘扑不灭的火种’是展馆的主题。”下午2点多,在陈列室内,丁士彬向前来参观的乡师后人讲解起这里的党史故事,他声情并茂,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拿着一瓶水,身后背着一个小型扩音器。讲到动情时,他两眼放光,前来参观的人也被他讲的故事打动,全情投入其中。
这样的讲解,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每场时间大约在2.5个小时。去年,有一个参观团来参观,正好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他整整讲了3个多小时,从上午10点讲到下午1点多,所有人都忘了中午的饭点儿,临走时大家还依依不舍。今年上半年他共讲解了82场,每场都是利用教学空余时间进行的。“我一路小跑着去,小跑着回来,校园里面我总是跑来跑去,因为要赶着上课还要赶着讲解,时间太紧张了。”
丁士彬说,他每天早上7点会出现在教室,1小时之后带学生结束晨读,然后上午9点上完第一节课,随即小跑前往陈列室对前来参观的队伍进行义务讲解,往往讲解完了学生也就下课了,作为班主任的他会看着学生吃饭、午休。下午的活动和上午几乎类似。这样连轴转不停歇的工作状态,丁士彬已经进行了10年。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济南乡师纪念馆,丁士彬利用各类纪念活动的契机策划了一系列纪念和宣传活动,引起了媒体关注。2014年11月,他主编出版了一本德育校本课程《红色乡师》,作为济南明湖中学新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此书后被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收藏,有力推动了全校的德育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也使乡师纪念馆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
期盼:出一本专著把济南乡师故事讲给更多人
钻研乡师党史的同时,他还不断寻找乡师后人。这几年,他千方百计和全国范围内的济南乡师校友后代取得联系。这些校友后代从新疆、北京、上海、浙江、黑龙江等地专程来到济南,捐赠史料,参观瞻仰。目前,他已经联系上了乡师后人约130余人。
2021年10月22日,全国各地的济南乡师校友后代齐聚明湖中学,召开了“济南乡师党史理论研讨会”。大家参观了改造升级后的党史陈列室,举行了“中共济南乡师党支部王梦林爱心教育基金颁奖大会”,参观了五柳岛济南市委重建地、天桥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和母亲河黄河以及“泺口九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历史革命根据地。如今,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已成为山东、济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馆。
“解说员是背词,他是讲故事,讲历史,讲精神。带着热情讲,带着情怀讲,用心用情讲,所以带给参观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深受丁大哥感染!”前来参观的人告诉记者,这是他参观的所有纪念场馆中听过的最好的解说。
“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这几年时间我想出版一本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的正规历史专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红色乡师》,这几年我整理了大量的材料,都是这本书的素材。”丁士彬说,让他10年如一日坚持下来义务讲解的动力,除了自己的热爱,还有乡师后人的关心。“我期待这个陈列馆可以越来越好,它也会越来越好。”